↑矗立崎仔頂山崙上的重建街。 一階一階拾級而上,漸漸走入淡水第一街的時光隧道。「重建街」是淡水歷史悠久的老街,也是外地人體驗淡水山城味道最好的一條街道。


淡水福佑宮
  為什麼叫「重建街」呢?那是因為在清嘉慶元年(西元1796年)時,比淡水更有名氣的「八里坌」(現今八里鄉)發生水災沖毀城牆,居民紛紛逃難到對岸「滬尾」(現今淡水)居住,才漸漸形成聚落。因為是災後重建故稱之「重建街」。清咸豐八年(西元1858年)開放七個通商口岸,「滬尾」為其中之一,更因此帶動「滬尾」地區的繁榮。


↑淡水中正路福佑宮旁邊不起眼的巷弄,其實就是重建街的入口。
  重建街原本是一條蜿延五、六百公尺的街道,是昔日滬尾街時代的頂街,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葉一直是繁榮鼎盛,不少淡水著名政治、金融、教育界的名人,都是世居此地。


↑「許順記」是早年重建老街的香燭金紙店。
  十九世紀時,重建街分為九坎、協興、元吉三大路段,各長約一百公尺,每一段擁有數十戶殷實的富紳地主。


↑淡水重建街「布袋戲主題館」。
  店家結合戲偶商,以重建街14號作為店址,利用房屋特殊的三階結構,佈置唯一座小型的布袋戲主題館,除了琳瑯滿目的戲偶、服飾、道具外,更設計ㄧ個小型的教學園。而老闆娘更熱心的為我們介紹重建街的歷史,聽大姐講古是了解重建老街最佳的捷徑。


↑淡水重建街的街屋。
  重建街的老街屋大多只有一層樓高度,採三進式磚造結構建築。旁邊小巷子是通往與「重建街」平行的「清水街」,早年因聚集了米店、碾米行而成「米市仔」。後來因為清水巖祖師廟的興建才改為「清水街」。


↑「清水街」的街屋。
  兩條老街最大的不同點是「清水街」的街屋設有「亭仔腳」,此棟「陳永隆」街屋的「亭仔腳」卻是用鐵門擋住,增加室內空間。


↑淡水重建街的街屋內部結構。
  以「布袋戲主題館」為例,第一進為營業用的前聽,上方會搭建閣樓儲存貨物,第二進則通常為廚房,第三進式臥室的私人空間;如此設計就是要店面與住家有所區隔,保有住家的隱私空間。


↑淡水重建街的日式家屋。
 「布袋戲主題館」前有一條小路可以通「紅樓」,走進去一轉彎就可以見到此棟完整的日式家屋。無奈前方有大樓擋住,相信以前是可以見到「福佑宮」與觀音山的全貌。


九崁街文化促進會
  九坎是重建街靠近中正路的第一段。淡水鎮重建街28號的「九崁街文化促進會」,是推動保留老街的大本營。


↑「咱若打開心內的門窗」的文學家王昶雄故居。
   九坎這裡名人輩出,重建街30號是以寫出「咱若打開心內的門窗」的文學家王昶雄故居,50號則是淡水最大金融機構──淡水第一信用合作社前理事主席麥春福舊居。


↑重建街31、33號。
  重建街 31號應該是一家中醫鋪,當日拍照時見到屋裡有舊式的中藥藥櫃,但屋主見有人拍照,立即關門謝絕參觀。


↑重建街35、37號。
  重建街31、33號35、37號是九坎仔裡保持昔日街屋風貌最完整的四間房屋,長條形狀土埆的牆壁、斗砌的門面,牆柱「火庫起」的磚砌,站在前面可讓人依稀回到十九世紀的舊日情景。


↑重建街19號門口的石頭公(青蛙石)。
  古早就矗立在此的石頭公,見證重建街的興衰。地方相傳是在200多年前,因火山爆發而滾下來的石頭,外表像隻青蛙坐著,故稱青蛙石;又叫石頭公,聽說用左手摸它會生男生,用右手摸會生女生,但只是傳說不保證有效喔!


↑重建老街舊照片。
  重建街曾走過一百多年風光的歲月,曾聚集可提供生、老、病、死各項所需的店家,現在則退為在地居民安適居住的家。可惜,數十年前未盡周延的六號道路規劃,即將動工拓寬九坎段的路寬,淡水僅存最古老的老街風貌正面臨被拆除的命運。

  幸在當地有心人士努力下,如今老街依然在,但接下去會如何?老街將何去何從?一條充滿人文、歷史、懷舊的老街,會因無知的建設而消失無蹤嗎?走在寧靜重建老街,真是有些時空錯亂;沒想到熱鬧喧嘩的淡水,竟有如此沉靜地街道,淡水第一街卻有消失的危機,真是令人百感交集啊!

  旅遊日期:2009-05-31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黑皮的天空 2009 07 11

延伸閱讀:
1.淡水老街藝術街坊http://www.tamsui.org.tw/arts/product_info.php?products_id=24
2.推土機與重建街 http://riversidetown.blogspot.com/2008/09/blog-post_30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黑皮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