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↑位在台北市康定路上的剝皮寮老街,經過6年整建,終於重新開放,說甚麼也要來此走走啊!  
   
    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為涵蓋老松國小南側、康定路、廣州街及昆明街所包圍的街廓,歷經清朝、日治、戰後、終戰洗禮,已有百餘年的歷史;而所謂的「剝皮寮老街」則在今日康定路173巷,也是台北城內保留最完整的清代街區。


↑老街區裡的牆面塗鴉。
     現在這種塗鴉的一種藝術,以前可是會罵破壞環境美觀與清潔。


↑以前各種行業的廣告招牌。


↑原貌重現的「日祥旅社」。
     位於康定路173巷13號的「日祥旅社」,具有日式木格窗立面的古樸建築外觀。旅社原名「明和旅社分部」,由呂姓代書經營,是廣州街上明和大旅社的分店。而後旅社頂讓給外地人賴先生,改名為日祥旅社繼續經營,直至民國88年剝皮寮拆遷前才結束營業。日祥旅社的性質類似於販仔間,為地區性的小旅社,客戶來源較為複雜,費用也較為低廉,一般多為中下階層民眾暫時居住。


秀英茶室
    秀英茶室位於康定路173巷5號,是剝皮寮有名的傳統茶桌仔店,主要提供茶飲以及點心。自日治時代至拆遷為止,走過了80幾個年頭,林陳被抱、林秀英及郭林梅吉三位女士的經營,讓傳統的清茶店增添了溫婉的氣息。茶室店面歷經三次遷徙:從康定路179號遷至廣州街151號,最後遷至現址,但茶的清香、糕餅的新鮮及主人的好客,則是多年不變的好滋味。位於康定路173巷5號,是剝皮寮有名的傳統茶桌仔店,主要提供茶飲以及點心。自日治時代至拆遷為止,走過了80幾個年頭,林陳被抱、林秀英及郭林梅吉三位女士的經營,讓傳統的清茶店增添了溫婉的氣息。茶室店面歷經三次遷徙:從康定路179號遷至廣州街151號,最後遷至現址,但茶的清香、糕餅的新鮮及主人的好客,則是多年不變的好滋味。

    而位於隔壁的「威靈壇」,是俗稱「師公貴」的道壇,歷經五代經營,由於第三代「師公貴」把事業推到高峰,所以其名號延用至今,住要是幫人收驚、補運、驅邪避凶等相關法事。民國88年剝皮寮拆遷後,遷到廣州街98號繼續營業。


鳳翔浴室
    咦!「鳳翔浴室」應該位於廣州街143號,怎麼招牌掛在康定路173巷3號上呢?而「鳳翔浴室」是一間傳統式的公共澡堂,是因應民國52年戰後人口暴增,居住空間不足而缺乏浴室設施下,店主開始經營公共浴室生意。直到民國76年由於生活品質的提升,熱水器與浴室設施的普及,來澡堂的客人逐漸減小,不得不結束營業。


↑康定糊紙店。
    台灣之糊紙藝術及紙竹藝術,皆由三、四百年前由大陸師傅傳承到台灣,這種工藝是融合「編紮、剪貼、版印及彩繪」於一爐之手工技藝,可惜在台灣已逐漸在凋零之中。


↑古早味的西藥房。


↑老式的鐘錶行。
以前的鐘錶行有一種服務叫做「都彭調音」,現在年輕人一定不知道是何物?「都彭」是一種打火機,當它打開時會有 “康”一聲非常清脆;當時的人視為很時髦的動作與聲音,所以鐘錶行就有提供此服務,把「都彭」聲音調得很響亮,讓使用者感覺很神氣又時髦。


↑假髮店與刀剪行。


↑土炭市。
位於現今廣州街與康定路的交會處,是昔日販售木炭、煤炭的聚集處,久而久之就產生「土炭市」的名號產生。但隨著瓦斯的普遍,「土炭市」也漸漸沒落而消失。


↑永興亭。
    位於現今康定路163~171號的「永興亭」,是清代經營商船貿易的商行名號。轄下有30艘船隻,往返台灣與福州、泉州、漳州、廈門之間;主要是建築材料為主,以石材和福州杉玩大宗,可謂兩岸貿易的先驅者。


↑宋協興米店。
   『宋協興』位於廣州街153、155號,為經營米殼販賣的商號。宋協興號的房舍上,醒目的「宋」字樣,標示著當年宋家經營米業的輝煌。其立面可以見到「花臺」與勳章飾。


↑維修後的章太炎旅台居所


↑維修後的呂阿昌醫生宅
     擁有百年歷史的「剝皮寮」,在清代是木材集散地,從福州運來的木材都在這裡進行剝皮加工,也保留完整的清代街區。不僅擁有閩南騎樓的建築特色,也保留日治時期西洋柱頭裝飾風格,電影「戀戀風塵」、「艋舺」都曾到這裡取景。

    如今變身成新生的歷史街區及藝文空間。原本殘破荒廢的老街在藝術家進駐與電影場景加溫下,古樸中帶有「混搭」風,展現新舊融合的生命力。   資料摘錄:台北鄉土教育中心網頁


   
   拍照日期:2009-09-22   黑皮的天空 2009 10 07

延伸閱讀:
1.台北剝皮寮老街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c8917374/17944756

2.台北鄉土教育中心http://59.120.8.196/enable2007/modules/tinyd1/index.php?id=3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黑皮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