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來到台中「西大墩窯」,遠遠望去只是一堆廢土,心想這會是什麼文化遺產ㄋ?

經導覽人員解說才知道「西大墩窯」位於友達光電中部科學園區廠區旁,於西元2003年10月配合廠房與道路整地工程進行環境監測時發現,經中研院考古發掘後,確認屬於清代中晚期燒製日常生活用品的陶窯。由於該窯正位於園區道路規劃地上,經各單位決議將該窯體往友達二期廠區方向平移25公尺,以保存該窯體的完整性。
明基友達文教基金會特地委託建築師郭旭原,為此窯體頂端裝置了12片太陽能板,白天吸收中台灣溫暖陽光,轉化成電能,提供西大墩窯夜間照明。

西大墩窯屬於清代中晚期燒製日常用品的陶窯,此類型窯址罕見於台灣地區,深具文化資產保存價值。所發掘的文化遺物,以燒製過程的硬陶器為多,可發現不少燒製窯具以及少量當時的生活用具。

依陶片堆積的狀態顯示,當時人燒窯後取出合用器物後,將不良品丟棄,形成窯外的堆積。不同堆積層的物品略有不同,顯示不同時期的燒製行為。
根據青花瓷片比對結果,西大墩窯址開始年代約在十八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前期之間,廢棄年代則在清代末期。該窯的發現,可提供我們對於台灣中部開發史、清代社會生活史和產業發展史有更進一步的認識。由於西屯在清代稱為西大墩,故此窯稱為西大墩窯。

西大墩窯有幸遇到有古蹟保存觀念的人才能保留下來,見證台中大度山的人文發展,真是令人欣慰喔!希望有更多的案例讓台灣的古蹟多能保留下來,讓後代子孫能體驗先人所留下的一切。

拜訪日期:2008-08-24 黑皮的天空 2008 08 28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