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↑「芳蘭大厝」如今只剩正身,但其屋脊上的剪黏,依然吸引眾人目光。『火庫起』的簷柱也是一大特色。


    「芳蘭大厝」為清嘉慶時期,祖籍福建泉州安溪的陳振師(西元1754-1820年),移墾落腳於台北盆地蟾蜍山下「下內埔」庄,發跡「芳蘭記船頭行」後之開基古厝。「芳蘭大厝」是臺北盆地四周近山地區僅存少數清代古宅之一,屋主陳家為福建泉州安溪移民,在清嘉慶11年(西元1806年)建造芳蘭大厝,其後代又陸續建造另兩座大宅,分別稱為新芳蘭大厝義芳居。目前義芳居尚存,業經整修完竣。而芳蘭大厝尚未整修,但它卻是陳氏家族在此地落腳墾拓之開基古厝。
     芳蘭大厝的原始平面格局屬於三合院,俗稱正身帶雙護龍。它的建材採用臺灣本地的石材與大陸運來的杉木與磚頭。外牆水車垛以泥塑裝飾,門額及窗上亦有泥塑字樣,雖經歲月腐蝕,仍可見其精緻之手工藝術。左右廂房多用臺北山區所產之砂岩建造,如今多已塌毀,只存局部殘跡。         (資料來源: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網站)



↑「芳蘭大厝」屋脊上的剪黏還保留有駿馬、麒麟和花草樹木等,構圖生動,處處可見當時匠師的巧藝。


↑「芳蘭大厝」入口門面採凹壽設計,門額與窗楣上均有泥塑裝飾字樣,雖經風化腐蝕但仍依稀可見風華。


↑「芳蘭大厝」正廳。


↑「芳蘭大厝」大門的下門臼。


↑「芳蘭大厝」門上的字畫。


↑「芳蘭大厝」的木雕。


↑「芳蘭大厝」是採鵝頭式山牆,感覺十分渾厚有力。上面的泥塑圖案依稀可見。
      「芳蘭大厝」現雖已用圍籬保護,也在西元1999年台北市政府核定「芳蘭厝」為市定古蹟,但遲遲無法進行修護,看見如此殘破的古厝,真不知還能支撐多久歲月,有關單位是不是該加緊腳步了呢?
      
      拍照日期:2008-11-16       黑皮的天空:2009-01-06

□芳蘭大厝:
古蹟級別:市定古蹟
建築形式:正身帶雙護龍的三合院民居。
興建年代:清嘉慶十一年(西元1806年)
住址:臺北市大安區基隆路3段155巷174號

□延伸閱讀:
1.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-台灣建築http://www.dm.ncyu.edu.tw/menu/menu.htm
2.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網站http://www.culture.gov.tw/building/Bsource_u01_hint.php?category_tmp=0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黑皮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