↑石碇老街新地標。
國道五號從石碇上方通過,一根根的橋樑柱子高高聳立著,聽說此新地標上方是所有柱子,最長的一根,所以為了根基穩固,特別泥塑一條龍,並在土牆題詞。
↑石碇老街舊地標。
一位礦工推著台車,告訴我們石碇以前是以煤礦而發展出來的小鎮。其實石碇位於石碇溪與烏塗溪的交會處,開發很早,昔日以種包種茶起家,曾是坪林、雙溪、深坑一帶茶葉的集散地。染布業與礦業也一度相當發達。但自北宜公路通車後,石碇地位被坪林所取代,市街因而蕭條許多。
↑石碇老街是以石砌橋墩搭成的萬壽橋劃分東西。
↑石碇西街。
西街發展較早,便是昔日的茶市街坊,房屋大半都是土角厝,高度甚高,還有幾幢三層樓的老厝相連。
↑集順廟為本地的信仰中心,其廣場則是昔日的茶業市集所在。
西街黑皮在二年前來過,此次跟著遊覽車去石碇千島湖一日遊,首站停留就是石碇老街,逛老街並準備午餐,因為現吃午餐太早,打包到千島湖在吃。
↑石碇東街的地標。
東街以前是乞丐的住處,有〝乞丐寮〞之稱;於日據時代時,在東街發現煤礦,礦業興起因而引來商機,商家和勞工紛紛湧入,由於河岸腹地狹小,人民便在溪側以水泥柱架起房子,懸空而築,因地制宜的築成有名的吊腳樓,家家互相連,居中騎樓形同隧道。雖曾於日據時代被拆除少部分,不過大部分仍舊保留原貌。目前東街人口比西街多,已逐漸取代昔日西街的地位,成為石碇區最繁榮的地方。這些古老的市街,值得做一番巡禮。
↑石碇東街著名的高腳樓。
↑石碇東街對面有一排櫻花,雨中櫻花顯得嬌弱,楚楚可憐。
↑石碇東街今昔對比。
↑老街百年的石頭老屋。
↑近百年歷史的打鐵店。
↑來石碇必吃的「王氏石碇豆腐」。
上車時間快到了,我們買了王氏豆腐的炸豆腐和豆腐捲,還有一些石碇有名的一粒粽,準備去千島湖野餐。
↑石碇之光「一粒粽」。
石碇老街還有許多步道,非常適合人們在好天氣時,到此慢慢地走,享受漫步老街的悠閒時光。
旅遊日期:2014 03 02 黑皮的天空 2014/3/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