※山佳火車站新站體。
因為改建就需要把舊建築毀掉嗎?
位於新北市樹林區的山佳火車站,蓋新站體後,舊車站就在原址重新整修,完整的保存下來,並配合當地人文歷史成為人文古蹟園區,真是要大大按個讚。
※百年舊車站。
2017、02、18古蹟山佳車站復舊後再度開放。新北市文化局特別安排蒸汽火車CK124復駛。運煤的蒸汽火車汽笛聲,再次在樹林響起。黑皮又是腿短沒跟上,聽說當天盛況空前,讓山佳這小地方熱鬧非凡。雖然事隔個把月才來,但也不遲,人少好拍照,開幕特展「舊事煤好」還有,不過只到四月四日為止;加上提供一些鐵道道具,可扮演鐵路站長拍照留念,一旁聽聽志工講述老車站的文史,這些都是無料供應, CP值真是超高。
※站前入口紀念石碑。字跡模糊應該是近年所放置。
※簡潔木造受票窗口。
※售票員櫃台。
※舊式的木造車票櫃。
※原汁原味的候車室,令人懷念長條木椅,日式建築的上下疊窗,都原樣保留下來。
※四周洗石子廊柱。
※日式切角屋頂。
※日式鬼瓦上「鴟尾吻」,新舊顏色不同,材料是否一樣就不知道了,是日本象徵防火之物。
山佳火車是目前臺鐵西部幹線七堵以南、桃園以北之間,唯一保存原貌的日式車站。
*日治明治三十六年(西元1903年10月7日)開始設站,初名山仔腳停車場。為一木造車站。當時是為了運輸鶯歌庄、山仔腳煤礦所設。
*日治大正九年(西元1920年)改稱「山子腳譯」。
*日治昭和三年(西元1928年)南移100公尺改建水泥站體至今。
建築外觀仍然保持當年日本與西洋折衷式建築風格,四周有洗石子廊柱與木造屋頂,日式切角屋頂是最大特徵,磚造牆身,鋼筋混泥土的圈樑,有別於一般日式木造車站。
*西元1962年(民國51年)改名為山佳車站。
*西元2009年7月拆除原本配合彎道線型而建的特殊S型月台,以改善線型提升行車速度,月台被拆了,舊站體在各方要求下而保留下來。
*西元2011年新站體啟用,舊站體也在西元2015年12月整修,次年10月完工,在2017、02、18開放參觀,形成新舊車站併存。唯有舊有特殊S型月台沒有被保存下來,真是美中不足。整修前的模樣可以參考黑皮2007年所拍的照片,在延伸閱讀「百年老站-山佳車站」。
※舊月臺有一小段被保留下來。
※利用車站修復拆下的廢木料,真實比例縮小的山佳車站。
※復刻道具提供遊客拍照,體驗一日站長活動。
※特展「舊事煤好」的小人物。
上左採礦工:要做死一個、不做死一家。道盡礦工的悲哀。
上右洗炭工:一天賺三角,標準的廉價勞工。
下左推車工:一天百回推炭車,邊推邊嚎。
下左攤販夫:溫暖歹命人的胃。
※利用舊月臺與鐵線道改建的鐵道公園,還可以看出當時月臺路段的彎度,也是為了改善此狀況,提高行速度與安全,蓋了新站體,並在新路線開鑿隧道,讓鐵道截彎取直。
※鐵道公園的裝飾彩繪。
※車站對面人氣很旺滷味店。
山佳車站前曾經是攤販聚集的地方,而車站幾乎被隱沒之中,為了改善此情形還開闢了站前廣場,才讓車站重見天日,但因為造型上面有半圓型球體,還是會擋到車站,且被當地居民嘲諷墳墓裝飾,幸好新北市從善如流,把半圓型球體弄平,視野更為寬廣,站在廣場一眼望見新舊車站並存,山佳車站還是好運許多,能夠原址、原汁原味的被保留下來,最後還是忍不住走到對面超人氣的滷味店,買幾樣滷味解解饞,為此次鐵道小旅行畫下完美的句點。
拍照日期:2017 03 19 黑皮的天空2017/3/21
*資料摘錄:「舊事煤好」特刊。
*延伸閱讀:百年老站-山佳車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