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砥洎城」位於中國山西省陽城縣潤城鎮潤城村,又稱潤城小城,始建於明崇禎十一年(西元1638年),西元2006年被中國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「砥洎城」離上個景點「天官王府」約四公里。大概師傅、導遊都沒來過,在這附近繞行一些時間,剛好路邊有一個「天官王府」的指示牌,各位有沒有覺得英文翻譯怪怪的。
經過一番折騰終於找到停車位置,依當地解說員指示,沿街道往上走,沒多久便見到古樸的城牆,解說員已經在城門口迎接我們,進城門後從城裡見到城牆,除了驚豔還是驚豔,城牆以磚石以及當地特有的建築材料,廢棄的煉鐵坩堝建造。難怪連火砲都無法攻破此城牆,真是名符其實地銅牆鐵壁。
「砥洎城」建在一座小山咀上,其南接村鎮,北臨沁河,三面環水,呈半島狀,主要為了防止土匪來襲擾。遠望其城,堅如磐石的砥柱挺立中流,於是得名砥洎城。
↑「砥洎城」城門口。
砥洎城平面呈橢圓形,總面積約2.4萬平方米。設有水、旱二門,旱門在城南,通往潤城村;水門在城北,通往沁河。
↑登城的樓梯顯然有修過。
↑「砥洎城」銅牆鐵壁的城牆。
坩堝,是古代一種熔化和精鍊金屬液體的耐火容器,因此它裡面特有的含鐵的成分讓它防腐防水,而且比一般的石頭還要堅硬,砥洎城的整個內牆都是由這些坩堝堆積而成的,不僅如此,一般我們都是用混凝土砌牆的,但是砥洎城卻是用石灰和鐵渣調製而成的材料粘合,可以說整個牆都還有鐵的成分,堅硬無比,千百年積累無數,於是用作築城的材料,相當於用鐵塊築起的堅硬城牆,抵禦外寇的入侵。
↑「砥洎城」鎮河鐵牛。
↑「砥洎城」城北水門,通往沁河,進城門有類似甕城的設計。
城牆上有望樓、炮口、藏兵洞等軍事設施。
城內古宅內應該都還是旱廁,這應該是挑水肥的出口。小時候家中挑水肥情景浮上眼前。
↑「砥洎城」城內有廟宇、住宅、花園等建築。
在抗日戰爭時期,中國很多古城因戰火毀於一旦,但這座「砥洎城」古城,堪稱「銅牆鐵壁」,當年日軍的炮火對它也無可奈何。據說是明末在京為官的楊代業所建。城內住宅多為四合院式,院內多為二至三層的樓閣式建築。砥洎城城內的面積約3.7萬千平方米,按照古代城市建制的規劃,民居共分十大街坊,擺布井然有序,高低錯落有別,巷道形成許多丁字街口,且巷深牆高,道路顯得尤為狹窄,因此縱然城破入內打巷戰,敵人也討不到好處,真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城池。
「砥洎城」源自出於軍事防禦目的而建,同時兼顧人們居住使用功能,城內的民居與巷道與城牆一起被全部納入整體防禦體系,擔負防禦職責,是一座具有銅牆鐵壁的防禦之城。黑皮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!
這導覽員大概被我們對古蹟攝影熱情感動,特地告訴我們穿過村里有一座原汁原味的古廟,是祭拜關二爺的「東獄廟」。讓導遊帶著大夥前往,欲知後事如何?期待下回分享吧!
旅遊日期:2018 04 28 黑皮的天空2018/7/21
原文網址:https://kknews.cc/history/5za5j6.html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