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莊老街的舊立面。
  老街上留下少許的立面,証實此地曾經繁華樂鬧過。老街兩側的巷道,則以「挑水巷」、「戲館巷」、「米市巷」最具特色。


↑新莊老街三級古蹟慈佑宮
  好幾年前曾参加過「新莊老街」巡禮的活動,在導覽人員的解說下,對於老街的人文、歷史建築與地方小吃留下深刻的印象;這次趁有空再次地拜訪「新莊老街」,重溫昔日的感受;開車繞了老街一圈,發現新莊國中有地下停車場,價錢合理,於是停車以步行方式逛老街。無奈體力與時間有限,這次只有瀏覽「新莊老街」的中段地區。


↑新莊老街武聖廟
  新莊老街中段是指慈佑宮(新莊路208號)與武聖廟(新莊路340號)之間的地段,是新莊老街的核心區域。約二百公尺長的街道,昔日有「五十六坎」之稱,曾有五十六間店鋪座落於此。這裡鄰近新莊港及慈佑宮,擁有地利之利,新莊舊街的形成從這裡開始。


↑這是「隘門」的遺跡。
  位於新莊國中停車場的對面,所以一走出停車場就能見到「隘門」,在走進去就是舊稱「挑水巷」的新莊路278巷。窄巷狹長,寬約三尺,巷子另一頭接景德路,景德路未加蓋以前,是一條重要的渠圳,稱為「後村圳」。圳水可供灌溉,也是老街居民的飲用水源,因此挑水販賣的行業因運而生,常見挑夫挑水走往來於這條巷道,而有「挑水巷」之稱。


↑新莊老街的「挑水巷」。


↑新莊老街的林泉成古厝
  走在上已無法感受到老街的氛圍,到是還維持商業活動的熱鬧;老街上的老屋都已凋零,所剩無幾,最著名的是新莊路405號的林泉成古厝。這棟古厝約建造於日治大正9年(西元1920年)「市區改正」之時,閩南式的屋身,但採用當時引進的鋼筋及水泥為結構,立面山牆有當時風行的巴洛克裝飾,繁複的花紋裝飾,山頭有「十德堂」題字,而一、二樓之間的橫帶裝飾則題有「林泉成」三個字。一樓的拱形開口處以拱心石為裝飾,廊柱的柱頭及柱底也都有幾何線條裝飾,都是當時流行的建築樣式。


↑新莊老街的「戲館巷」。
  位於新莊路359巷被稱為「戲館巷」,因當時這條巷內,就聚集了許多戲團及劇社,布袋戲如「錦上花樓」、「錦花樓」、「小西園」、「小世界」、「小花園」等,北管有「俊賢堂」、 「新樂園」,南管有「聚賢堂」等。巷內也住了許多戲曲師傅,開班授徒,因此這條巷子被稱為「戲館巷」。如今戲館巷內,已無任何的戲團或戲館。


↑「戲館巷」內的紅磚古厝,據說是「小西園」許王先生創辦人的故居。


↑「戲館巷」底的港口宮
   港口宮也稱新莊舊港,早期的河水大約就從她們座位的腳邊經過,舊港碼頭就在港口宮的位置,現在已經看不出來了,港口宮前的馬路,不但沒有碼頭遺跡,連當年的水運河流「大漢溪」,也被高大的堤防擋住無法觀之。


↑新莊老街的「米市巷」的講說牌。老街的三條古巷皆設有解說牌,方便遊客了解。
  「米市巷」在新莊路387巷,這條看似不起眼的小巷子,卻曾是新莊的米糧中心。清代新莊平原生產的米糧透過新莊港輸往中國大陸,因此糧行紛紛設置於碼頭附近。這條巷子離港口近,因此開設了不少糧行,商船靠港後,碼頭工人(苦力)便連忙穿梭於巷道,挑著米袋上船。因此而有「米市巷」的稱呼。


↑「米市巷」巷底的「潮江寺」。
   米市巷的巷底,一棟紅磚樓房古厝,這就是著名的「潮江寺」。兩層樓的閩南紅磚樓房建築,屋頂有西式的女兒牆,二樓突出的短陽台則有仿維多利亞式的泥塑欄杆。日據時期,才將這棟樓房改為「潮江寺」,做為寺廟,使用迄今。目前二樓供奉觀音佛祖,樓下則為福德祠,供奉土地公。


↑「潮江寺」旁造型獨特的半邊金爐。


↑百年餅店-新莊老順香。逛完老街買伴手禮的好所在。
   
  由於時間與體力的關係,這次的新莊老街只好先逛中段(慈佑宮與武聖廟之間),單然這也是老街的菁華區,但是有如二級古蹟廣福宮、三級古蹟文昌祠、福德祠等歷史建築與响仁和鐘鼓廠值得參觀;這次還在「熊記燒餅油條」吃了早餐,走完老街中段以近午時,所以還在「林記肉羹」吃中餐;回家之前還到「老順香」買個伴手回家,真是有吃又有拿,又可以看古蹟,真是「一兼二顧,摸蚵兼洗褲」;而台北捷運新莊線即將通車,相信好好的規畫,會讓老街商機再現,成為另一個文化美食的觀光景點。

        旅遊日期:2009-05-01         黑皮的天空 2009 05 15

延伸閱讀:鹹光餅的百年餅店-新莊老順香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黑皮的天空 的頭像
    黑皮的天空

    黑皮的天空

    黑皮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