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↑「後村圳改修碑」。
   台北縣樹林市彭福里水源街86號附近,設有兩座建於日治時期、看來毫不起眼「後村圳水路設計者─劉彰之碑」及「後村圳改修碑」等紀念碑,原本為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為紀念整建後村圳,提升灌溉面積設置的紀念碑。

↑「後村圳水路設計者─劉彰之碑」。
     劉彰確切身世已不可考,但據劉彰之碑上所記載,後村水路設計者推斷,有一說是清朝時留日學者之墓,劉彰為受日本委託,最早設計出後村圳灌溉設施的設計者。但也有說法認為劉彰為清朝時,整修劉厝圳(萬安圳)的劉和林;雖然對劉彰身世文史工作者有不同解讀,但對於公認劉彰為後村圳守護神的看法卻是一致。當日治時期新莊郡守水利組組長辛島勝一在昭和四年(民國十八年)豎起「劉彰之碑」後,七十六年來當地彭福里(彭厝)居民不僅每日祭拜、農田水利會新莊工作站每年在春、秋祭時,也會準備牲禮、素果參拜。

↑「後村圳水路設計者─劉彰之碑」。
     民國六十六年間當地因彭福里民宅改建,居民向劉彰乞筊請示後,劉彰之碑遷至現址,居民還為劉彰之碑加蓋碑亭,而黃彩蓮眼見許多里民把劉彰之碑視為公廟祭拜,她更自費在碑亭上方蓋起大型雨棚,讓更多居民親近劉彰之碑,感恩劉彰工程師的餘澤。雨棚兩邊還寫上「設計水圳永長流,萬古流芳香不斷」。

↑「後村圳水路設計者─劉彰之碑」。
背後刻有台灣總督府地方理事官、新莊郡守水利組組長辛島勝一先生立。

   
↑由日治時期台北廳長撰寫碑文。
    碑文中提及後村圳於明治四十四年(民前一年)完成改建,「圳水滾滾,增澆六百九十甲,幹線三里(條),支線七里,以沃海山、擺接、興直、八里岔四堡,三千四百餘甲…」。埋有後村水路設計者劉彰骨骸的劉彰之碑及高達三公尺、寬一點五公尺的巨型「後村圳改修碑」,分別創設於昭和四年(民國十八年)及大正六年(民國六年),矗立近一世紀,可見其歷史價值及對地方水利卓著貢獻。
          資料來源:自由電子報網站 、自由旅遊網
       每次經過樹林水源街尾都會見到高高的石碑,由於碑身很高大總是會讓我都看幾眼。今日終於有機會下車看看究竟為何物;走近後看不太清楚的碑文上,發現好像是修圳紀念碑,而在其旁邊又發現刻有「後村圳水路設計者─劉彰之碑」;讓我決心拍照記錄,然後好好地查一查究竟是何事?
      經網路的搜尋才發現以上的故事,竟然在這小地方也有如此的事蹟。也許的水圳已被加蓋作為道路之用,但此碑還是留下紀錄,告訴後人此地曾發生過的歷史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拍照日期:2008 12 23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黑皮的天空 2008 10 25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黑皮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