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↑台中市的地標「湖心亭」。

 台中公園的產生則起源於日本人於西元1900年在台中進行市區改正計畫時,除了將台中市區街道採棋盤式的規劃之外,並規劃設立公園綠地,以達到有利於社會大眾、能慰勞身心,使成為快樂之地;到了西元1903年市區改正工程開始動工時,台中公園也在台中地方士紳的集會下決議籌建,除了由霧峰林家捐出名為「瑞軒」之私有花園為建地外,並結合舊城北門樓、原大墩街東北端的砲台山(東大墩孤丘)為建地,其建築經費全由當地官民捐獻,並於西元1903年的1028日興建完成,於是一座代表著台中精神文化地標的公園從此誕生。


↑台中公園的「湖心亭」。

  位於公園內日月湖上的「湖心亭」,是為了在日治時期(西元1908年)十月為慶祝縱貫鐵路

全線通車典禮所建,來臺主持的日本閑院宮載仁親王夜宿此亭。湖心亭為雙併式頂涼亭,內為同一平台構造水上建物,水面及以下主要以混凝土柱支撐,平台以上樑柱以木架為主結構。外圍護欄以鑄鐵式欄杆。主柱上亦設鑄鐵造燈架。屋頂尖端以四脊圓弧交又為頂高設計之造型。在民國88年(西元1999年)公告為市定古蹟。


↑連接「湖心亭」的中正橋中山橋

  「湖心亭」被日月湖圍繞,由兩邊中正橋與中山橋出入,湖中可以划船,是全家大小或情侶休閒的好地方。



放送播音台放送頭)。

  放送播音台是日治昭和十年(西元1935年)所建造的廣播擴音台,為磚石結構、銅製屋頂的建築形式,小屋頂具有日本傳統建築的趣味。此播音台為台中放送局所興建,作為公共收音使用,一般台灣人稱之為「放送頭」,在民國93年(西元2004)登錄為中市歷史建築;目前在台灣僅有台北二二八紀念公園及台中公園各保留一座。



東大 砲台山的涼亭

    砲台山原來是東大墩孤丘,以前為台中市第一高峰,高度為海拔89公尺,由於其高聳於台中市區,有居高臨下之勢。西元1895年時日本攻打台灣,其陸軍就在此地架設三座大砲,以防止台灣反抗軍的進攻,就此被稱為砲台山。已被列為台中市的歷史建築。



↑東大墩上砲台山的三角點

  此三等三角點,為台灣地籍調查的原點。



抗日忠勇將士民眾紀念碑

    東大 砲台山的涼亭的對面設立一個抗日紀念碑;原先是第4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大理石像,建於明治40年(西元1907年),也僅剩基座,後來原址改立一座「抗日忠勇將士民眾紀念碑」。



↑羊年元宵燈節主燈。


望月亭

  望月亭」原名『北門樓』,建於光緒十五年(西元1889年),是僅存的台灣府城遺跡。當年清廷於台灣設省,巡撫劉銘傳原選定台中為省會,遂修築了八座城門及四座城樓,而望月亭為其中北門所遺留下來的建物。在民國37年重新修築,現公告為台中市歷史建築。



↑望月亭裡的「曲奏迎神」古匾。

   此匾額為光緒年間知縣黃承乙所題,距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,是台中公園內歷史最為優久的古物。現成為市民下棋休閒的好地方。



↑台灣僅存的『更樓』。

    原為清朝富商吳鸞旂家中之更樓,建築於清光緒年間(西元1880),稱為「吳鸞旂公館更樓」。台中建省城時期,台灣巡撫劉銘傳任命吳鸞旂為總理,負責興建省城事宜,吳鸞旂為了要招待來來往往的貴賓及大官員,就在現在東區大智路與復興路口處興建公館,而更樓則是其公館建築的一部份。西元1983年遷建於台中公園內,為目前台灣碩果僅存的一座更樓。



神社遺址孔子銅像

    神社遺址保存有石砌的臺基、銅馬與石獅。台基上現有立孔子紀念銅像。



奉獻紀念碑

    位於神社遺址前有遺留一些日治時代的「奉獻紀念碑」。



↑平放的『鳥居』。

    此鳥居為神社遺址之一,平放下來是因結構損害,不過也成為全台唯一平放的『鳥居』。後方則為全台僅存的『更樓』。

 

  久違的台中公園,為什麼如此地說呢?因為上次遊台中公園是在黑皮上成功嶺大專暑期訓練時,也就是在約二、三十年前;時間過的真快啊!舊地重遊的我竟已是邁入中年,真是令人唏噓不已。既然是久別重逢,這次就拿著台中市公園觀光導覽,徹底地把公園走一遍,讓我們也重新認識它,這台中公園竟藏有許多歷史建築,默默地見證台灣歷史的演變,是很值得大家換個角度,重新認識的一個歷史性公園。


   
旅遊日期:2009-07-19    黑皮的天空 2009 08 21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黑皮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